> 资讯 >

茄子的名称出处是什么 茄子的作用有哪些? 全球新动态

时间:2023-04-23 09:58:58       来源:北流生活网

药材名称:茄子

名称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

概况


(资料图片)

异名:落苏(孟诜),矮瓜、吊菜子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茄(《开宝本草》、《南方草木状》),白茄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。

基源:为茄科茄属植物茄的果实。

原植物:茄Solanum melongena L.,又名紫茄(《中国植物志》)。

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达1m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,基部木质化,幼枝、叶、花梗、花萼被星状绒毛。单叶互生,叶片卵形,长10~18cm,宽5~11cm,叶端钝尖,基部偏斜,叶缘波状或深波状圆裂;叶柄长2~5cm。能孕花单生,花梗长1~1.8cm,花后下垂;不孕花生于蝎尾状聚伞花序上,与能孕花并出;花萼钟状,有小皮刺,5裂,裂片披针形;花冠兰紫色,辐状,径2.5~3cm,裂片三角形,长约1cm;雄蕊5枚,着生于冠筒喉部;子房圆形,2室。浆果较大,圆形或圆柱形,暗紫色、淡绿色或黄白色,萼宿存。花期6~8月,花后结实。(图见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.第3册.725页.图5404)

生境与分布:中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
生药

采集:夏、秋季采摘成熟果实。

化学性质

含胡芦巴碱、水苏碱、胆碱和茄碱。果皮含茄色甙(Nasunin)、紫苏甙(Shisonin)、飞燕草素-3-葡萄糖甙(Delphinidin-3-monoglucoside)及飞燕草素-3,5-二葡萄糖甙。

参考文献

新华本草纲要.第3册.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0:298。

药性

性味:甘,凉。 ①《开宝本草》:“甘,寒。” 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“甘,凉。”

归经:入脾、胃、大肠经。 ①《本草求真》:“入肠、胃。” ②《本草再新》:“入肝、脾二经。”

功效:清热消肿,活血止痛。

主治:肠风下血,热毒疮痈,皮肤溃疡。 ①孟诜:“主寒热,五脏劳。又醋摩之,敷肿毒。” ②崔禹锡《食经》:“主充皮肤,益气力,脚气。” 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温疾,传尸劳气。” ④《滇南本草》:“散血,止乳疼,消肿宽肠,烧灰米汤饮,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血痔。” ⑤《医林纂要》:“宽中,散血,止渴。” ⑥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“活血,止痛,消痈,杀虫,已疟,瘕疝诸病。”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0~60g;或研末,入丸、散;或泡酒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
临床应用

方选和验方: ①《图经本草》:“治大风热痰:大黄老茄子不计多少,以新瓶盛贮,埋之土中,经一年尽化为水,取出,入苦参末同丸,如梧子。食已及欲卧时,酒下30粒。” ②茄子角方(《圣济总录》)治热疮:生茄子1枚,割去2分,令口小,去瓤3分,似一罐子,将合于肿上角。如已出脓,再用,取瘥为度。

单方应用:①《妇人良方补遗》:“治妇人乳裂:秋月冷茄子裂开者,阴干,烧存性,研末,水调涂。” ②《药用蔬菜》:“治大便出血:经霜茄连蒂,煅成炭研末,每次3g,温酒送服,1日2次。” ③《药用蔬菜》:“治百日咳:老茄(去籽)30g,红糖适量,水煎服。” ④《药用蔬菜》:“治银环蛇咬伤:茄全草煎水,患者于被咬28小时内大量饮服,并及时送医院治疗。” ⑤《药用蔬菜》:“治冻疮:茄全草适量,煎水外洗。” ⑥《食治本草》;“治风湿性关节痛:生白茄子30~60g,煮后去渣,加蜂蜜适量,1日2次服。” ⑦《食治本草》:“治蜈蚣咬伤、蜂螫伤:生茄子切开,擦搽患处;或加白糖适量,一并捣烂涂敷。” ⑧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:“治久年咳嗽:生白茄子30~60g,煮后去渣,加蜂蜜适量,日2服。”

食疗:①拌茄泥(《中华食物疗法大全》)治高血压,冠心病,贫血,肝炎,肾炎,糖尿病,术后恢复期患者:茄子250g洗净,削皮,切成两半,装在碗或盆内上蒸笼蒸烂。略凉后,放上酱油15g,香油5g,芝麻酱10g,盐5g,蒜泥5g,拌匀即可食用。 ②茄子酒(《圣济总录》)治久患肠风泻血:茄子大者3枚。先将1枚湿纸裹,于塘火内煨熟,取出入磁罐子,乘热以无灰酒300ml沃之,便以蜡纸封闭,经3宿,去茄子,暖酒空心分服。如是更作,不过3度。

医药家论述

李时珍《纲目》:“王隐君《养生主论》治疟方用干茄,讳名草鳖甲,盖以鳖甲能治寒热,茄亦能治寒热故尔。”

标签:

消息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