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雨心
(相关资料图)
“它们悄无声息,微不足道,却又无处不在。它们跨越了万水千山,来到你我身边。不知不觉之间,它们编织出你我的生活,支撑起世界的运转……”当导演陈英杰标志性的“烟酒嗓”响起,似乎能让人马上联想起烧烤架上熊熊燃烧的火光、被不停翻转的烤串滋滋冒油、露天坝子里吃得面红耳赤的食客……
可是这一次,出现在观众眼中的,是工厂流水线里不断滚动翻转的商品、狭小的仓库里堆放着成山的货物、喧闹嘈杂的夜市中大声吆喝的摊主,更是在商品时代中,那些看似处在生态链中下游的中小卖家的琐碎日常,和生意江湖中的烟火人情味。近日,纪录片《这货哪来的》迎来收官。这部由《人生一串》原班团队打造的最新力作,在豆瓣上斩获了9.1的高分。
《这货哪来的》里的毛哥毛嫂
在“撸串”之外,这次导演带观众领略的,是关于“货”的故事。手机壳、假发、不锈钢雕塑、鱼缸造景、殡葬用品……流水线上的万千货物,经由无数人的流转,最终流入买家的手里。于是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品,背后是折射着小生意人的百态人生,更联系着无数家庭的悲喜离合。
在华强北贸易过名表,在坂田北街头倒腾过玩具,如今在处理这手机壳尾单的伊哥,骑着三轮车游荡在深圳的大街小巷,独自闯荡出自己的故事;致力于为各种型号的卡车定制卧铺垫的毛哥毛嫂,在云南山脚下的小工厂里,搜集着各式卡车的数据,以求能为全国卡友解决睡好觉的困难;在“中国不锈钢雕塑之都”河北曲阳,“打料老三”杨红岩和着动感的音乐节奏挥舞大锤,重重捶向手下的料片……
在《这货哪来的》的镜头里,观众得以看到在日新月异的电商江湖背后,究竟是这样一群人,在经营着商品的生产、运输、销售。而片中选择的人物,不是什么“电商大佬”,更不是商圈的“风云人物”,他们似乎是行业中最不起眼的一群人,每日疲于奔波忙于生计,只为了碎银几两,以求世间生存立足。可是,他们身上所充满的野生而蓬勃的生命力,在市井生活中打拼得来的人生智慧,还有身处困境却坚韧向前的心气。这些,都是物欲横流的时代下,小人物所闪烁的光辉,是属于“无名之辈”的光芒。
“打料老三”杨红岩打造的不锈钢鹿
其实,从《人生一串》到《这货哪来的》,哪怕没有烧烤美食的助力,陈英杰导演团队的作品,仍能在网络中收获无数看客的认可,唤起人们心中的共鸣。究其根本,也许在该团队展现的故事中,总是平凡而炽热的普罗大众,是万丈红尘里努力生活的芸芸众生,充满着生命的力量,滚烫的热情,未经雕饰的“烟火气”。
《这货哪来的》里的伊哥
在炭火前大汗淋漓的烤肉,还不忘吆喝着食客的烧烤摊老板,与穿梭在工厂各种材料中,手中不停摆弄着工艺品形状的手艺人,其实都是万千世界里,平凡人的缩影和折射。于是,《这货哪来的》里的故事,也是你我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