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,明确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、积极推动矿区用能清洁替代、稳步推进矿区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等七项主要任务。
要求到“十五五”末,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,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,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,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。
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向“绿”转型、向“新”突破的先行军,苏能股份(600925)近年来大力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,先行探索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,不断提高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,加快建设建设清洁低碳矿区,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。
(资料图片)
绿色矿区新风貌
苏能股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矿区,具备条件的生产矿井,利用屋顶和空旷地面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,地面生活照明用电尽量用太阳能,打造了一批集光伏发电、生产用电、车棚充电、生活照明于一体的示范项目,实现矿山开采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。
苏能股份张双楼煤矿对深井热能开发利用,为地面供热、洗浴提供热源,每年节约标准煤1.5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2.75万吨。先后建成智能逐日跟踪式光伏项目、光伏停车场区域项目、东风井光伏项目,年均发电量约650万度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000余吨,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余棵……
苏能百贯沟煤业公司入选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库,设备选型、节能控制、资源循环利用等环节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,实现能源多元化利用。
环境友好新主张
在光照资源丰富的矿区,苏能股份有效盘活矿区土地资源,在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、工业广场等场地,加快推进光伏电站、储能电站建设,推动新能源发电就近就地消纳,为矿区提供更多绿色电力。
在徐州市垞城矿采煤塌陷区,苏能股份深入践行融入地方发展的理念,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富集、水系密布、电网等存量资源完备的优势,开发建设垞城矿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,助力地方借“光”生金,绿色发展。据测算,该项目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,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3.8万t,同时还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。
不远处,苏能股份垞城电厂200MW储能电站项目充分利用了垞城电厂已关停2台135MW机组的存量电网及土地资源,将传统煤电机组发展成绿色新能源,不仅实现了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财富,更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,实现了退役电厂的“华丽转身”。
在陕西省麟游县大山深处,麟游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“向阳而生”。该项目在果园上建设光伏电站,形成“上可发电,下可种植”的“农光互补”新模式,有效节约土地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能源结构新布局
“十四五”时期,苏能股份敏锐把握政策导向,加速推进产业结构逐“绿”向“新”,新能源装机容量实现跨越式增长,总规模从“十三五”期末的不足10MW迅速提升至超1100MW。
特别是苏能正镶400MW+120MWh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,是落实国家《以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》等政策的具体举措,建成后将授牌“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”。项目总投资约14.2亿元,风电项目建设规模320MW,光伏项目额定装机容量80MW,直流侧总装机容量为97.5MWp,配套建设220kV升压站、60MW/120MWh储能电站、2台50Mvar调相机。建成后,通过特高压电力通道年输送绿电约9.5亿kWh,可节约标煤约35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6万吨。
“十五五”时期,随着“双碳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苏能股份将紧紧围绕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,努力开发风电、谨慎开发光伏、分类开发储能,加速向新型能源“发、储、用”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营业执照公示信息